2009年08月14日 来源:本站独家策划
微距摄影,又称近距摄影、近接摄影或宏观摄影。是指能够得到被摄物与影象的物象比1:10~1:1(等大)或大于1:1(放大数倍)的一种摄影工作。也有人依据物象放大率作过如下细分:
近摄 1:10~1:2
原大摄影 1:1
微距摄影 1.1:1~15:1
显微摄影 10:1以上
现在,大家约定俗成的把直接使用微距镜头或加装近摄附件能够得到1:10以上放大率的拍摄工作统称为微距摄影,拍摄对象一般是昆虫、花卉特写等小型景物。
根据多数摄影活动的需要和透镜成像规律,普通摄影镜头的最近摄影距离,一般是该镜头焦距的10倍左右,小于这个距离则不能聚焦成清晰的图象。以135相机的“标准”镜头—50毫米镜头为例,它的最近拍摄距离应该是50厘米,在这个距离拍摄可以得到1:10的物象比,基本满足以风光、人像等一般景物为拍摄对象的常规摄影。而要想拍摄到大于1:10的图象,就需要相应的器材配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器材的真面目吧。
1、微距镜头 微距镜头它是专为拍摄小型景物设计制作的,是从事近距离摄影的首选,这种镜头是以1/10倍焦距处为基准校正各种像差,一般不需要任何附件即可从无限远到1:1的放大率均可保持成像清晰。此外,微距镜头也可作为相同焦距的普通镜头使用。
图为被广大佳能影友爱称为“百微”的Cannon EF100mm微距镜头
2、普通镜头 普通镜头可通过加装近摄附件来实现微距摄影,方法有四:
a) 在镜头前加装近摄镜片,单片或组合均可。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有可能影响影象质量;
b) 在机身和镜头之间加装近摄接圈或近摄皮腔。共同的优点是既能实现微距摄影又不会降低影象品质,缺点主要是近摄皮腔的携带和使用不够方便。
c) 利用反向接环把镜头倒装在机身上使用,镜头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而且还能增加工作距离。优点是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缺点是镜头反向使用光圈不能联动,收小光圈拍摄时取景器变暗。(但是,对于近几年来逐渐占据主流市场的不带光圈调节环的镜头而言,上面所说的b和c这两种方法均无法应用,因为在这类镜头身上根本就没有光圈调节环,摄影者只能通过机身上的拨轮来调节光圈大小,一旦这种镜头上的触点与机身之间不能直接连接,机身便无法识别镜头,更无法对光圈进行调节。据笔者所知,目前也没有可以支持该类镜头的近摄接圈与皮腔。对于反向接环而言,镜头上没有光圈调节环的问题则更为突出而明显。)
d) 使用双阳对接环在长焦距镜头前反接一个短焦距镜头(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来实现微距摄影。这一方法对具体条件有所限制,一是主镜头(长焦距镜头)以200毫米左右为宜,二是附加镜头(短焦距镜头)的最大光圈不能太小(最好在f/2.8以上),否则不能得到完美的画面效果。
图为前文中所述可能影响成像质量的近距镜
图为皮腔被加装在相机上的形式
图为手动镜头通过反向接环倒接在机身上的形式
3、轻便数码相机 这类相机很多具有很好的微距摄影功能,使用和携带也十分方便,不足之处就是快门的时滞较长不利于动体(如昆虫等小动物)的抓拍。
4、微距摄影的难点在于为了保证足够的景深而必须采用较小的光圈( f/8、/11、f/16甚至更小),而小光圈的使用必然导致快门速度的降低而增加持机难度。解决的方法一是使用三脚架稳定相机;二是加用闪光灯提高照度和快门速度。二者同时恰当使用可使图片质量得到有力保证。各大品牌厂家都有专门的微距闪光灯(环形灯、双头灯和多头灯等)供应,普通闪光灯也可进行离机闪光形成更多的光效,因此,闪光灯也是微距摄影的重要装备。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微距摄影正是以放大世间微小物体的影象来揭示人类肉眼不能直接看清的那些奇异的色彩、纹理、形状,令人着迷、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