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命的旅程
2009年11月23日 来源:本站原创 “旅程无非两种,一种只是为了达到终点,那样生命就剩下了生与死的两点。另一种是把视线和心灵投入到沿途的风景和经历中,那么他的生命将是丰富的。” --米兰.昆德拉-- 2009年11月21日,美国摄影学会(中国)在泛利大厦举办了第六期“PSA会员交流日”活动,特邀资深“驴友”——美国摄影学会会员金路女士,通过与大家分享她的摄影作品,讲述她刚刚完成的藏地之旅中“行行摄摄”的有趣故事。交流过程中,美国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证券市场周刊》首席摄影记者赵亚鸣先生对这些作品进行了逐一点评。参加活动的各界朋友还彼此交换拍摄心得,气氛十分活跃。活动结束后,金路女士应邀撰写了《会后感悟》一文,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会后感悟》 图/文:金路 首先感谢美国摄影学会(中国)以及联办培训给我提供这个平台,得以展示我“驴行”的经历以及所拍摄的片子并让专业摄影师赵老师点评,同参与的朋友们互动交流学习得以提高。更要特别感谢赵老师、“陆战队”、孙姐、鹭鹭等人的大力协助。 由于交流日之前整理图片的时间匆忙,我在众多的照片中以我2月的行程为线索,挑选了一些片子,虽然各地都有,却唯独缺乏一个特别明确的主题,赵老师的感觉内容有些杂。也许应该不按照行程改为按照内容分类会好些吧! 我同大家分享旅行的理念的时候,引用了米兰.昆德拉的一段话:“旅程无非两种,一种只是为了达到终点,那样生命就剩下了生与死的两点。另一种是把视线和心灵投入到沿途的风景和经历中,那么他的生命将是丰富的。 ” 有些照片可以展示出人们平时不太注意的事物,同时也能让人们用未曾尝试过的方式来看待事物。照片是基于现实的,但由于相机的介入一种新的现实就产生了---请人在镜头前摆姿势,创意出自己需要的形象。当一些事情不经意发生时,当拍到一个人特有的凝视表情或者姿势时,我总是很开心。作为摄影师要能够分辨最恰当的时间,一切都与想象有关和现实没什么瓜葛,如同我相信重力的存在即使我看不见它。 捕捉饱和的瞬间,试着去寻找那种一切看上去很美好的瞬间,不仅是布局光线和色彩这些形式的方面,还包括其它形式的,比如面部表情、某个特别的姿势或者其他细节... 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赵老师以及朋友们给了我一些拍摄角度方面的建议,让我尝试用不同机位以及视角去拍摄,从摄影技术的基础上多下功夫,更深入地了解镜头以及相机的特性。另外我是偏重旅行的驴友,追求不同,并不是只等光线的职业摄影师,所以我不会为了等到特定的最佳时机去拍摄,都是在旅途中作为一种记录随走随拍。我相信以后对自己提高要求,尽量多动脑筋多用心,以摄影的思维方式和镜头的角度去观察景观,尽力把景致表现得更好。 我自知同专业的摄影师从理念以及水平上都相差很大,但我会借助PSA这个最好的平台继续学习提高技术,拉近同专业人士的距离。 摄色旅程http://jinlu3820.blog.sohu.com/entry/这个是我的博客目录链接,希望关注我的朋友 有空看看 我会不断更新的 再次感谢所有来参加的嘉宾以及朋友们! 金路作品赏析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