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雪色古村——PSA北京区摄影采风系列活动之六 2010年01月13日 来源:本站原创 供稿:PSA会员孙建一女士 2010年1月9日,PSAChina北京区组织会员和摄影爱好者到房山区水峪村和石佛村进行摄影采风活动。新年初始,北京普降十几年罕见的大雪,气温骤降达到60年以来的最低值。水峪村距北京城区80公里,依山而建,家家的护院围墙都是用山石堆砌的,黑石白雪别有一番韵味;连接户户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铮亮,致使有的地方不得不撒上厚厚的炉灰渣。村中有100多个石碾、石磨,最老的清朝道光年间的石碾至今还在使用。整个水峪村距今已有约600年的历史。 上午8:30,大家在莲石路一进口处集合,不到十点就到达了目的地。这次采风活动的指导老师是陈金龙,他曾多次来过这里,因此每一个变化他都了然于胸。村里很安静,几乎没有什么人烟。据说,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到城里上班、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年人。甚至有的宅院已经显露出破败的样子。 山村全景
当天下午大家还去了石佛村,村舍已经是一片红砖房了,只剩下村西和村东的石牌坊和石佛以及青石路还有些历史感。 古松石坊 石可为先生的角度,加上直接用黑白方式拍摄,更显得古旧。路上的一只小狗是他跪在路面上等了许久才捕捉到的。 吃罢晚餐照例是评片。这次陈老师反复强调在创作中应该如何突出画面的主题,如何获得生动的画面。仔细回味陈老师的话,其实与PSA所倡导的沙龙摄影有着相同的内涵。景物是客观存在的,站在相同的地方记录下客观的景物谁都可以做到,但是赋予这个景物不同的内涵,则是每个摄影者对这个景物的不同的诠释。同样是这个山村的照片,同样的路、同样的房子、同样的石墙,多一个人和没有人的表现力是不是相差很大呢?其实这也就是陈老师所强调的第二点:“要多等一会儿”,这里的“等一会儿”等的是什么?等的就是照片的主题和灵魂。
对比以下两张图片 这张照片构图虽然很好,但画面中总觉得缺点什么。 石可为先生拍的这张,一个背背篓的人走过,就把整个画面给激活了。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
||